close

絲毫不出多數人猜想的意料之外,謝長廷組閣了。



謝長廷保留了副閣揆人選的彈性,希望給藍軍或是橘軍一些入閣直接參政的機會。這樣的開放性,換回來的就是中國國民黨的回應:「黨進黨出」。到底,什麼是「黨進黨出」呢?有可能讓中國國民黨「黨進黨出」的心願實現嗎?應該實現嗎?



從現實上來看,只有真正獲得民意授權者,才有執政的資格;具備執政資格的政黨,才真正擁有權力組閣。為了確保政令可以順暢運作,組閣者通常會尋找指自己意念相近的人作為閣僚,因此閣僚也多半都是同一政黨的同志。換句話說,有權組閣者,在組閣完成之後,幾乎必然會形成「黨進黨出」的態勢。



換言之,「黨進黨出」是執政者的特權。有權力主張並實際達成「黨進黨出」態勢的,除了執政黨之外,實在沒有任何政黨,可以有什麼資格做此主張。



那麼,中國國民黨「黨進黨出」的主張,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國國民黨所主張的「黨進黨出」,就是「多數民意組閣(執政)」。也就是說,中國國民黨將自己的身影無限放大,認為現在實際的多數,就是自己本身以及以宋家軍為核心的親民黨--更明確的說法是:無論如何,閣揆以及組閣權,都必須是中國國民黨所決定的人馬,完全得聽憑中國國民黨一黨之私意願率性為之;而執政的成敗,則完全應該由掛名為執政黨的民主進步黨負責,這就是中國國民黨所謂的「黨進黨出」--不是整個由中國國民黨組閣,中國國民黨就會不爽;中國國民黨如果不爽,就會給台灣人民繼續亂四年的一桶汽油,還有騷亂不斷的台灣政壇這支火柴。



那麼,為了創造和協政局,我們該同意讓中國國民黨予取予求、自由自在的「黨進黨出」嗎?



先不說一個不願意背負責任的政黨,有沒有權力執政(「黨進黨出」),但是民主政治的價值,在於民意主導政局。



一般而言,人民意志表現的實體,就是國家機器上重要公職位的選舉選票。以這個標準來看,現任我國國家元首陳總統水扁先生,以及民進黨為立法院最大黨這兩點,正是民意具體化下的產物。真要以民意為依歸,應當尊重真正的民意,而非自己所以為的民意,此才真善正道啊!



而中國國民黨有史以來一慣只要權力、不負責任的政客性格,若是真如其所願的「黨進黨出」,深信對於我國全體國民而言,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大災難!一個可以不用背負責任,卻能完全執政的政黨,會將台灣帶往什麼樣的未來?



「黨進黨出」真的合乎於正義原則嗎?「黨進黨出」是百姓的心願或是潛藏的禍心?



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早已呼之欲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rfox 的頭像
    jrfox

    豪豪碎碎念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