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自己部落格的冷清程度,只比「門可羅雀」還好一些,讓敝人小弟在下我多了不少到別人部落格閒晃的機會,也藉此增長了不少見識。今天在拜訪James的「 Island Republic」部落格時,不但由「 關於非正式Blogger網路公投題目的再思考」這篇大作在思緒上的引領,獲得了不少收穫,還透過James這篇文章的介紹,拜讀了一堆相關而有趣的討論串。這其中包含了Mark的「 嗆出你ㄟ心聲 - 延後一天公告」、「 嗆出你ㄟ心聲 - 相關串連文章與進度報告」、豬小草的「下一輪的太平盛世?」以及經此延伸的各種高見。實在說,在下除了訝異於當今「部落人(Blogger)」們,一反於過往對公眾議題的冷漠,對公投議題與時事逐漸熱烈評論與關懷的參與意願以外,各種精彩的討論,更是令在下眼界大開。
不過,看的文章越多,個人越是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議題的連結方式」,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感覺怪怪的狀況--尤其是在面對台灣獨立議題的層面上。當然,這不是諸位大大創作這些大作的核心問題。不過從回應者的回應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絕對也不是一個單獨的案例,所以在下也不打算針對任何個人(當然包含部落人以及回應者在內)的文章與回應提出針對性的評論,只在自己這個並不熱鬧的小格中,小小聲的在這邊提出屬於自己的看法,並靜候各位大大任何可能的賜教。
即使在今天紅綠對壘到壁壘分明的時刻,許多人(不分顏色)在討論台灣與中國的連結型態時,總是將台灣爭取「獨立的」國際空間與「獨立的」國家主權,直接跟「台灣在追求從中國切割出來的」這種型態的「獨立」進行(同時也是「逕行」)連結。而事實上,台灣追求自己掌握自己未來的這種「獨立」,是應該被正確理解的。簡單的說,台灣追求的這種「獨立」,跟實際主權完全不及台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是沒有任何「獨立」或是「統一」與否的問題存在的--之所以有問題,其實是一連串錯誤的連結所造成的。坦白說,建立一個「獨立的」台灣,跟「把台灣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離切割出來」,是完全不同層次與立場的議題。為了解決諸多錯誤的「獨立」議題連結,這個問題的澄清,我認為是最有必要先解決的。
從歷史事實的觀點來檢討,台灣其實根本沒有討論「如何/可否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的必要與可能--因為,台灣根本「完全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根本並非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統治轄管。而無論從外部的連結方式來觀察,或是從內部運作的層次來檢視,台灣,根本事實上與目前代表所謂的「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從來沒有建立過任何的實際從屬關聯性。既然如此,台灣又怎麼可能會有「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或分裂)」的必要與可能?!更遑論去討論所謂「統一」此一荒謬議題的論述合理性?!
當然,我相信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一定會從他們所自認為合理的認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先後繼承合理性」,或者拿歷史感情的連結或語言的相似性、血緣的出處等等或似理性、參雜感性的種種訴求,來試圖否定我的論述。但是關於這一切,我早已在先前的拙文「批駁一些常見且幾近於笑話的謊言言說」之中,有所說明,在此就不在贅文累述了。
在排除了這個本身前提不正確的連結之後,我們還必須回頭來檢視,至今依然存在於台灣內部,對於「獨立」一詞的複雜樣貌。事實上,透過早期獨裁政權長期壟斷歷史解釋權的教育結果,所造成如今「歷史認知感」與」國家認同感」的錯亂與混淆,在台灣仍是一個相當嚴肅而沈重的包袱。而今,台灣內部對於「獨立」一詞的意含,其實也仍舊有好幾種樣貌存在。為了釐清「獨立」對於台灣的意義,在下認為,我們應該一一將其攤出,並且逐一予以檢視,才能理出輪廓。
其一是「獨立於世界之外」--使用泛紅的語言來表達,您也可以將之稱為「鎖國政策」。這是泛紅佈道者經常採取的烏賊戰術。根據在下個人的觀察,泛紅在此觀點的邏輯核心是:凡事只要在議題的設定上,表現出保護台灣主權的意圖,且對使台灣成為「獨立的」國家有益,他們就會以「鎖國」之名進行連結。事實上,台灣成為「獨立的」國家,在被正常論述的其況下,是不該出現被連接到「鎖國」的可能的。因為所謂的「鎖國」,基本上不是針對任何單一國家而為,乃全面性的阻絕自己國家與外界互動的所有管道的一種外交型態表現。對於身處於世界村,經濟命脈緊緊與世界各地層層相扣的台灣而言,其實根本沒有任何「鎖國」的必要與企圖,不論是成為「獨立的」國家之後,或是之前。就這點來說,泛紅將台灣追求成為「獨立的」國家的意圖,逕行連結上「鎖國」這種詞彙,個人認為這是很嚴重且不具合理性的一種錯誤。
其二是「獨立於中國文化之外」--使用泛紅的語彙來描述的話,您也可以使用「數典忘祖」來置換這個概念。在泛紅佈道者的眼中,毫無疑問的將台灣的獨立,視為對於中國文化的背叛。事實上,在個人的觀點中看來,這種連結性也根本沒有任何合理性存在。相關的論述,小弟也在「台灣文化是否等於中國文化?」、「「中國文化」與「中國化」」等等拙文中已有所著墨。由於相關論述探討內容文字頗多,為節省討論篇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過去參考一下,請恕在下於此不再重複論述。
其三是「獨立於安全保護傘之外」--這種論調,常出現在泛紅傳道者與「希望維持現狀」者的口中,以他們的觀點來說,這叫做「自尋死路」。這種論述,是錯誤的認定了國際社會在道德爭議上的「正義力量」,錯誤的猜想著這股力量可能發揮的時機。在他們的認定中,似乎總以為只要自己裝無辜,乖乖的按照別人的願望行事、自居,國際社會就會以我們所認定(或是希望存在)的仁義道德來聲援我們。只是,我們從來也不曾看過任何人在被逼著自己挖坑往下跳時,乖乖順從者能換來周遭人的正義聲援,不是嗎?!從來正義都是同情勇敢以小博大的抵抗者的,不是嗎?!甚至有人誤以為我們只要保持某種姿勢不動,就不會有人看我們眼紅,而忘了想逼我們就範的意圖。這種假設,引用挖坑者的例子來看,既然你都肯乖乖照他意願挖坑往下跳,他幹啥為你一掬同情淚,甚至因此放你一條生路?
從歷史上觀察,乖順不反抗,從來沒有誰因此獲得甜頭過。二次世界大戰中,對於德國人透過「亞利安人人種優越論」所遂行的無情殲滅行動,多數不反抗的猶太民族,除了被德國人當成牲畜般的管理與撲滅之外,一點也沒有主張自我權益的機會。即使如此,只重視自我利益的猶太人們,卻總一派天真的以為「不反抗才有機會活命」。而殘酷的歷史事實證明,不反抗的下場,最終換來的,依舊只是被當成成本低廉、無自我意識且隨時可被替換的生產線AI+動力輔助套件。而這還是少數運氣好的;更多的猶太人面臨的是:被當成畜生一般(甚至不如畜生的運送條件)滿滿的塞進火車,然後一火車接著一火車的,被送往毒氣室撲滅。面對「最終被撲滅」這種更加慘烈的結局,當然不是任何人所樂見的。但是正因為多數猶太人們認定了「反抗可能面臨立即的死亡威脅」這種前提,使得多數猶太人消極的選擇了不反抗,作為他們認同的、自以為可靠有效的「安全保護傘」--而「被積極有效的當成人肉工具,或是被快速的消滅、銷毀」這種結局,就是他們選擇了不積極作為之下,所能獲得的唯一回報。這實在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不是嗎?自始至終,所謂的「安全保護傘」都只是懦弱無能者的一種自我欺騙。真正的保護傘,那是受欺壓者自己有反抗意識與強烈的反抗行為後,才會透過與論力量產生的一種現象。認為獨立是「自尋死路」的人,請您仔細想想,沒有求生意識的人,哪來被保護的價值?
其四是「獨立於廣大商機之外」--這不但是泛紅的基本論調之一,更是眾多利用五鬼搬運法,用台灣投資人的錢在中國進行各項投資的紅頂投機商人們,最為喜愛的一種論述模型。對於這群人而言,他們最常使用來描述這個模型的詞彙,無疑就是「自絕生機」。對他們而言,「中 國」代表「機會」,甚至是代表了一股向上提昇的力量。只要碰上了以「中國」作為關鍵字的商業行為,他們全都喜孜孜的大加吹捧。其實只要有點經濟平衡感的人都知道,將所有的蛋都放進同一個籃子,那代表的是多大的風險。就目前中國的經濟行為模式而言,去中國所能撈到的,不見得都是利多。人事成本不斷提昇、仿冒範圍不斷擴大、侵權行為不斷上演、誠信問題日漸劣化等等問題,一一的影響著旅中台商的經濟獲利能力。而中國高幹們的承諾,經常都是隨心所欲的施予與收回。而今,賄賂中國高幹不但成為一種黑制度型的「公開的秘密」,甚至旅中的台商們在賄賂中國高幹的成本也日漸攀升。簡單的說來,台商在中國的投資,獲利能力越來越小、風險係數也日漸飆高,許多他國的經營者在對中國的投資行為上,也日趨保守。坦白說,投資中國的優勢早已不再,而這些瘋狂愛上中國的人,他們卻還在竭心盡力的鼓吹「錢進中國」,在積極「債留台灣」的同時,他們也不斷的看壞、唱衰台灣,一步步的把應當挹注於台灣的投資能量往中國移動,剝奪了台灣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也降低了本國產業活潑創新的動能。這些人安的是什麼心,實在不能不詳加研究。他們這樣論定,似乎台灣真的一旦獨立,將會喪失中國的市場。喪失何妨?失去中國這個嚴重貧富不均、人治高於法治的國家作為市場腹地,台灣真的會完蛋嗎?
其五是「獨立於『中華民國』之外」--這是泛綠族群多數都能接受的一種「獨立」模型。依照泛綠的語言來說,這個形式通常被稱為「台灣獨立」。其實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台灣能夠獨立,當然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結局,但是台灣從「中華民國」獨立出去的情況下,台灣將必須承受些許的損失,包含國土面積、海洋漁事權、軍事中界線重劃等的問題,都將是台灣必須面對的。相信有些獨派人士,可能會跳起來反對我的這個論點吧?如果各位不健忘,大家應當記得,中國國民黨當年是受美國大東亞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的指令,代為接受在台灣的日本人投降與代行佔領之責。實際上而言,台灣並未曾因為這道指令,而被劃入當時中國代表者的「中華民國」領域中。當年日本所佔有的「台灣」疆域,僅只包含台灣本島,以及澎湖群島。台灣一旦主張要從被中華民國「暫行佔領代管」的狀態中脫離,中華民國將無權主張反對,並且必須將中央政府由現行的台灣台北市現址退出,遷往中華民國目前現存的真實國土--金門與馬祖群島之中重新整建。此一影響所及,台灣海峽區域的海事權與軍事中界線、飛航情報區等都將必須重新調整異動。此種變動,對於台灣的新政府、中華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三方,都將是一種無法被漠視的怪異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形弱勢的「中華民國」級有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擴張疆域的企圖心之下,遭遇中國的侵略與消滅,成為名符其實的「被消滅國家」。但是不論如何,這是一個真正對於「達成獨立」有正面意義的論述。至於此種異動所帶來的結果,對台灣究竟是福是禍,現在還無法直接看出,只能自由心證了。
其六是「獨立於謬誤憲法框架之外」--個人認為,這或許是對「中華民國」以及「台灣」均最為有利的一種形式。在目前泛綠的論述中,這個模型被稱為「台灣正名」或「正名制憲」。這種論述的建立根據,來自於「中華民國」目前已經經過「總統直接民選」、「終止國統綱領與國統會之適用」、「萬年國代退休」以及「國民大會廢止」等等演化過程,轉形成已經受人民直接委託,實質代表台灣的有效本土政權。這與1945年流亡來台灣,硬將「代為佔領」擴張解釋為「歸還」的無恥流亡者外來政權「中華民國」,當然已經明顯有所切割,不能,也不該等同視之。話雖如此,但是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其疆域的設定,不但遠遠超越台灣現實統領疆域甚多,也超越政府目前所承認的疆域不少(2002年1月30日,我國行政院透過修正法律的形式排除了蒙古人民共和國之疆域為我國法定疆域的領土設定,但憲法內極為夢幻的主權主張仍舊及於「蒙古」。基於憲法位階高於法律條文的事實,這個宣告可能是無效的!),明顯與事實無法對應。除了謬誤的疆域現實需予以修正釐清之外,政府架構的框架,也必須透過修整新憲法的方式,重新檢討與設定,量身訂做。此一方案,並不主張與中華民國進行切割,反而把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聯性,重新以不同的形式予以連結。好處是整個國家的現實疆域不會有所異動--只是,為了徹底與舊時代的非法侵佔者「(舊)中華民國 ,Since 1911-1996」告別,帶來這個舊政權的政黨,其過往歷史中與台灣產生交集的部份,不可能在未曾被嚴肅檢視前,就被輕輕的放下。
而在此之外,台灣還有一個很嚴肅的課題,必須在獨立之後慎重並積極的予以處理。不論台灣最終是「獨立於『中華民國』之外」或是「獨立於謬誤憲法框架之外」,有某個目前仍舊打心態上認定自己是「寄居於台灣」的政黨,勢必將面臨極為嚴峻的檢視。從非法竊佔「經指示代行受降」的台灣領土伊始,直到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為止,完整的清算該黨在這段歷史中該黨對台灣所造成的傷害,並追回該黨於此其間內,透過非法手段盜取的國產,以作為終結過去的正式宣告。這其中的差異只在於,若是台灣「獨立於『中華民國』之外」,將會是國與國之間的追討行為,而若是「獨立於謬誤憲法框架之外」,該黨則將面臨國家對政黨的嚴厲清算與追討。這樣的結局,無異是該黨最大的恐懼來源,也是至今他們仍在台灣興風作浪,意欲消滅本土政權,藉此混水摸魚的最大主因。當然,「歷史應當記取,仇恨應當遺忘」,這是沒錯的。只是,原諒與寬容,是在事實被徹底檢視與理解之後,才有可能產生的結果,在那之前,是不可能出現的--尤其當加害者仍就將持本身無過錯的時候,那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當然,也許還有我沒有想到、理解到的形式存在;也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在下的解析有所誇大的可能。但不論如何,台灣的獨立問題,絕對不是表面上的形式如此單純。很多心因性的架構都被我列入,當然不是為了單純製造效果之用。這些模型之所以列入我對台灣獨立的解析中,最大的原因,只為了向那些恐懼獨立的人,解釋一些觀點。當然,僅只在下一個人的想法,可能無法完全周密,尚祈各方大德不吝賜教,謝謝!
- Jun 29 Thu 2006 20:38
「獨立」的連結問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