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常常逛目光相對Blog的人,常常會看到有人在目光相對所提供的Blog中,使用表情符號寫Blog的回覆吧?俗一點的,就像在下醬子用文字符號來表現情緒:>_<
而像奶瓶或是James,他們就會用比較活潑的圖形表情符號來表達。 smile.gif 事實上,並不很難耶!



其實呢,火狐狸有這麼一套輔助套件,就能給您不少的幫助唷! wink.gif



您可以在Firefox Extensions » Blogging找到目前最新的BBCode 0.3.7



它可提供您:




  • 較常用的HTML/XHTML語法標籤

  • 較常用的BBCode語法標籤(包含表情符號圖示)

  • 可以協助您將複製過來的資料直接以圖片的標籤或是超連結的標籤貼進對話框裡面,省下您不少自己寫語法標籤的麻煩唷!


使用它,應該能給您不少的方便,快去抓來玩看看吧! laughing.gif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家寫部落格的時候,總是會有需要貼張圖片進去,為自己的文章作潤飾或是作為說明道具之用吧?





會不會偶爾您也覺得,怎麼貼圖感覺技巧總是千篇一律,沒有任何變化可言呢?



這裡提供一個有個可以提供製作圖片陰影技巧的網頁「 Chris 的 BLog - 無聊寫作」給大家參考,保證您貼圖的時候可以有不同的變化唷!^_^



您看看,這張圖同樣都有指引到圖片來源,讓讀這篇文字的您可以順便看一下原圖,可是相信您應該有注意到,這兩張圖片整容前跟整容後差別多大呀!^_^



另外這個網址所報導的,應該滿適合0C站長大大參考唷!^_^

為 Tatter Tools 加入圖片陰影 plug-in



不知道這個技巧能不能移轉進目光相對的bBlog呢?呵呵~ 我實在有夠貪心的~ :p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每逢立委大選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收到兩大張全開版面的選舉公報,不知道您是否有拿來細細閱讀一番呢?還是拿著墊餐桌、包油條去了?:p



這兩大張之中,一張是必須向選民負責,依照參選區公告的「立法委員選舉公報」;這份公報上面依照參選人所提供的資料,揭載了選舉區、號次、相片、姓名、年齡、性別、出生地、黨籍、住址及學經歷還有政見的內容;一張則是只向所屬政黨負責的「立法委員全國不分區選舉選舉公報」;由於不用直接向選民負責,上面也僅止揭載了名單次序、姓名、性別、出生地、黨籍、住址及學經歷等項,至於政見與長相,當然就免了。^_^



雖然事實上比較吸引我注意的是依照參選區公告的「立法委員選舉公報」(有政見才有檢討的標的呀!),不過我們還是先來看一下狀似平淡無奇的「立法委員全國不分區選舉選舉公報」吧!^_^



坦白說,歷屆以來的「立法委員全國不分區選舉選舉公報」都一樣,個別政黨提列比自己認定能凍蒜席次稍多的人頭數,然後依照政黨別與被提名次序排列,一張「立法委員全國不分區選舉選舉公報」就算完成了。以現今這份不分區的公報內容,除了能看出各政黨提名的狀況(提名數量、順序、人名、性別、學經歷等等)之外,其實除了包油條沒有其他太大的作用,連擦屁股都還嫌紙質不夠好~:p



即使以較為持平的說法來說,在這一點上,可算是當年創制選罷法的立委諸公們,在規劃選舉公報內容時,對於揭載資訊要求上最大的缺失吧?既然是候選人向政黨負責的「立法委員全國不分區選舉選舉公報」,那麼該政黨負責人應該有責任向選舉權人(選民)解釋政黨整體方向的既定政策,以供民眾理解在立委選舉過後的三年內,該政黨對於台灣這個國家的意圖為何,想要透過這些不分區立委的嘴表達什麼,這才是具有意義的選舉資訊。雖然各政黨平日早已多次以口述,為其政策上之作為與訴求進行闡述,但是口說無憑,白紙黑字才是負責任的最起碼表現。沒有任何見解呈現於內的公報,其實比起廢紙來,實在好不到哪去。



接下來,我們就來瞧瞧「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公報」所揭載的內容吧!



憑良心說,並不是沒有優秀政見列示於公報上,坦白說好的政見內容還不算少。可是映入眼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有這麼樣幾大類的候選人,不似參選立委職務,倒滿像是跑龍套的小丑一樣,著實令人啼笑皆非。



第一類的候選人,是喜歡打模糊仗的。似乎那些對自己較為不利的資訊,只要不將之揭載,就可以打混過去,這種心態主要還是在於對選民的智慧有錯誤想像所造成的。比如無黨籍的一號候選人許文仁,在學經歷欄中就僅止揭載自己的經歷,而沒有提及學歷,就是一個例子。其他的還有:無黨籍的九號候選人戴昌琛,您既然要揭發中共同路人,直接寫出來就好了啊!莫非您根本沒有確實的對象可以指涉不成?還有中國國民黨籍的十號候選人羅明才,您老才大我三歲呀!難道您以為用十四個字隨便喊喊口號,這也算是政見混充過去嗎?!



第二類的候選人,則是誤以為現在是在票選「終身成就獎」似的,滿紙都是自己過去如何如何,連死人都可抬出來廢物利用,似乎選民都不需要理解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只需要聽人吹噓過去就能達到國富民安的願望了。在這一類型的候選人中,最經典的莫過於親民黨籍的二號候選人李慶華。您可以看到,李慶華的政見欄中,通篇都是為了自己的過去歌功頌德,肉麻到令人著實想吐,卻完全無法看到該人對於當選之後的抱負--拜託一下,現在可不是要您對自己的歷史進行考古發掘的時候,親愛的紐約大學歷史學博士。



第三類的候選人,算是症頭最輕的吧?這一類的候選人在填寫資料的時候,沒有搞清楚現在參選的職務需要什麼樣的資歷,將在立委選舉中根本沒有沒有意義的資訊,揭載於內容中,著實令人啼笑皆非。這類搞笑人物中,莫過於民進黨籍的三號候選人周雅淑最為「傑出」,老爸生於何處,老媽來自何方,這與您選立委有何關聯?拜託,我們在期待您填寫的,可不是可愛小狗的血統證書啊!還有無黨籍的十九號候選人蘇惠珍--誰管你是幾個孩子的媽?又不是在挑選繁殖力強的畜牲~ 笨啊!



總體看起來,原本多數友人們都以為頭腦不清楚的,是特定年齡層或是特定政黨人物才會有的猜想,似乎已經不成立了。反而是較為年輕的較不用腦,年紀在四十五歲以上的候選人,普遍政見內容都寫的較為四平八穩(也相對的比較沒有創新的想法,主要還是以成為政黨專屬寵物鸚鵡的形象自居者多。),而像民主進步黨籍的二十號候選人沈發惠這樣的年輕世代,居然政見也是拷貝政黨意見,而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令人徹底感到意外的,反倒是原屬新黨的中國國民黨籍十五號候選人雷倩,還提列出了一條「北北基合併大公投」,算得上是個頗有創意的創見。



現在的立委候選人,創造力之低,實在不能不令人擔憂。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實在必須再深入探討才是。



這份文字並不是以政黨取向來書寫的,如果要以政黨取向來寫,我可是完全不會修理綠軍,表揚紅軍的。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值得討論,不過寫太長的話,這篇文字必定只能成為催眠道具,無法吸引您來討論,所以就到此為止吧!衷心期待,未來的選舉,候選人能在填寫學經歷與政見的資訊時,能夠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還有較有創意的表述,這才是選舉最大的價值所在。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您會接受這種說法嗎?這是不到十分鐘前,王天競在汪笨湖的「台灣心聲」說的。

個人的感受,對這樣的說法很難接受。

至今為止,只有一種國家會害怕人民討論政治,而且也只有那種國家會因為人民廣泛的討論政治而滅亡。

這種國家,雖然在現今的世界上已經相當稀少,不過確實存在著。以台灣週遭為例吧!至少台灣西側就有個霸氣十足禮貌全無的國家,是這種景況的。

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從來也不會害怕人民談論政治的。事實上,民主國家更害怕的是人們不願意談論政治。當民主國家的人民都對政治冷漠,國家很容易就陷入少數菁英決策的狀態。

王天競對於民主的感覺如此錯誤,卻還擔任我國最高民意機關之代議士,實在令人擔憂。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這應該已經不是新的消息了吧?不過我還是很想跟各位介紹一下,這個很棒的免費資源。



王漢宗老師的自由字型,是目前網路上少數我們能夠自由取用,採用GPL2.0授權書提供有限度自由使用的正/簡體漢字字型。想要使用免錢的中文字型,又擔心有侵權問題的朋友們,可以考慮使用它,相信這是您不錯的資源。



這套字型有提供UNIX家族(例如FreeBSD/OpenBSD/Linux/SCO-UNIX...等等。)使用的.tar.gz安裝方式,也有使用Win32核心的Windows家族可以安裝的安裝執行檔,有需要的人可以過去瞧瞧唷!^_^



感謝王翰宗老師對OSS世界無私的奉獻~^_^





PS:

這篇文字其實有一點怪。不信的人,可以用有點軟牌的網際網路探險家,來跟火狐狸交換著看~ ^^;

最早發現這個問題的,正是我家那個又兇又不可愛的老妹。=^_^=



為了避免連結失效,有史以來第一次我把圖片用<p align=middle>插入圖片</p>來擺平~^^;

可是如您所見,秀出來的畫面還是有問題~ >_<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由無名移植回來的文章中,比較重要的部份。

由於當初發表時間多半都在十月份,小弟又希望這些文章能依照當時發表的時間發布,

因此為了方便各位閱讀,特別製作連結於下:




西元2004年11月06日 如此媒體素質,真是令人擲筆三嘆!/>

西元2004年11月06日 連宋千萬不可以承認敗選,並請堅持絕不還財於民!/>

西元2004年11月04日 談談「愛台灣」/>

西元2004年10月25日 連戰的說法,是只為選票,還是為了萬民福祉?/>

西元2004年10月21日 是心態問題,不是用詞問題!/>

西元2004年10月20日 到底是言語不潔還是思想骯髒?評「捧卵芭」風波/>

西元2004年10月20日 真調會設置條例創造之目的為何?/>

西元2004年10月19日 台灣文化是否等於中國文化?/>

西元2004年10月12日 從歷史中學教訓--選舉勝敗與格局大小/>

西元2004年10月11日 中華文化之--食菜人篇/>

西元2004年10月09日 國難的發端,民主的淪喪 -- 我看319真調會/>

西元2004年10月06日 臺灣人爲什麼不當中國人,要追求自主?/>

西元2004年10月03日 台灣的主權,究竟是誰的?/>

西元2003年05月30日 親愛的政治小丑們,此時不是你上台的時候!/>



共計十四篇,希望這份列表能讓各位方便點選,敬請笑納!^_^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東森(還是中天?剛剛無名一直無法LOGING,有點忘了~)新聞報導了一個消息,說是中國那邊的貪污,已經到了連最會貪污的和珅都會從墳包中爬出來撃掌叫絕的程度了。


怎麼樣個神奇法呢?



一個眼鏡商要申請某樣證照,結果去跟相關地方申請時,詢問該支付多少規費,單位承辦人跟他說:這個要兩千。(承辦人低著頭處理申辦人的文件,一副「你在問廢話」的表情。)



申辦人問:那我要去哪邊繳費?

承辦人回答:協會。這不是政府部門的規費。(轉頭飄了一眼,似乎想確認那個「白目傢伙」的長相。)

申辦人再問:哪個協會?在哪裡?

承辦人回答:待會我帶你去。(表情似乎更不耐煩了)

人民幣兩千?!當我正在想:「哇!超級貴唷!」的時候,

申請人也做了同樣的反應:「兩千?!太貴了吧!」



承辦人的反應是:沒有關係,可以協商嘛!不然怎麼叫做「協會」呢?(終於用正眼看當事人了,不過那表情好像是「老子」正在教育自己「兒子」似的況味~)



=.= 第一次聽說「協會」是醬子定義的~~~



...orz...



我想,和珅大概會後悔早生了近兩百年,要是生在此時,就能拜這位「高手」為師了。^_^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字的名字實在有夠不順口的,對吧!^_^

簡單的講,就是要寫關於「文化」與「文明」的演變,對於語言與文字的影響。其實這樣寫有點像是在寫報告,根本不是我當初的目的,而當時想寫這麼一份文字,當然主要還是自己在這方面有興趣,也是因為對James有過承諾,因此從可以寫或不寫的,變成了自己逼自己非寫不可的狀態。(還被奶瓶取笑。)



原本打算用數百千來字來描述自己對這方面的看法,可是文字寫了又刪,塗了又改,就是寫不出個能夠順暢表達自己想法的文字。寫東西腦筋打結,其實就是沒有抓到下筆應有的重點,才會造成這個狀況的。後來看到中國人寫的一篇文章,提到了作者對中國五千年文明古國的無稽之談的看法,這才抓到了頭緒。(雖然那篇文章在我看來,實在是錯誤百出,本身就是個無稽之談。)



既然沒有辦法簡短扼要的寫,我打算用有點像在寫小說的方式來推鋪整個思考內涵。在這之前,我必須很嚴謹的跟各位說明,我的說法,並不是什麼專家學者的偉大見解--您知道的,我沒有那麼偉大,也不願意被看的那麼偉大。在下不過一介鄉野村夫,在各位面前班門弄斧罷了。對或不對,其實都是可以接受公評的,尤其像奶瓶這樣浸淫歷史頗深的準未來歷史博士,看了我的文字可能會搖頭數嘆。搞不好一個不小心搖的太猛,還會把頭給搖下來也不一定吧?哈哈!希望不會發生這種怪事~



好了,廢話不多說了,我們就開始來聊聊吧!p^_^q



首先我必須說明,我在這邊說的生命共同體,其實說白些就是共同生存的社會群體。通常而言,描述社會時,是以人類社會作為基本藍圖來看的,雖然這是人類不自覺的傲慢自大,不過就順著這種傳統來聊吧!



另外一點要說明的,是我對「文化」與「文明」的定義。依照前面介紹的那一篇文章對於「文化」與「文明」的定義,我大概會昏倒在鍵盤上,不知如何應對才好,因此,我有必要跟各位陳述自己對「文化」與「文明」的看法。

該作者如是說:

考古學歷史學上所說的「文化」和「文明」這兩個概念是有嚴格區別的(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把它們混用)。簡單說來:「文化(culture)」是一個屬於石器時代範疇的概念,用於專指石器時代特別是新石器時代包括金石並用時代的原始部落人類遺跡,而「文明(civilization)」是屬於青銅時代範疇的概念,專指人類進入青銅時代以後的國家階段。


我只能說,對於這樣的描述,小弟我個人每一個字都徹底反對到底。說真的,我不相信真的有歷史學家會這樣定義「文化」與「文明」,畢竟就連算得上保守的教育部電子國語字典,都不會有那種白癡的解釋了,不是嗎?



如果那樣的定義是正確的,那麼,我們是不是不應該推動「文化」教育,而是推動「文明」教育才正確了?教育老百姓認識石器時代的原始部落概念,實在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上的幫助,不是嗎?^_^



我對「文化」與「文明」的定義,是這樣的:



「文化」:生命共同體依照共同生活的需求,所累積出來的法則,是一種內化的生活態度準則。簡單的說,這是比較偏向精神層面的凝聚體。我們常常說:某某文化的風格,就是這樣的意涵。



「文明」:依照生命共同體共同生活中所累積出來的生活技術或方法,是一種外顯且較為物化的產物。比如說,我們會說現在我們的文明,是處於高度網際網路化的科技文明階段。



依照個人對於「文化」與「文明」粗淺的見識,個人認為「文化」與「文明」確實有很嚴謹的分野,而且絕對不像教育部部頒的字典那麼模擬兩可,否則的話,那些製造文字出版物的人,咱們應當會聽到有人用「文明界人士」這樣子的說詞來形容,但是事實是:我們對這樣的人物,是以「文化界人士」來稱呼的,不是嗎?之所以沒有用「文明界人士」來稱呼他們,正是因為這些人用文字所要承載的,並不是有形的文明,而是構築文明的文化內涵。



「文明」累積出來的技術,會改變「文化」的風貌,而「文化」的積聚,則左右了文明的走勢。「文化」與「文明」兩者之間,是有交集之處,但並不是相等的。至於那種將「文化」與「文明」區分為時代範疇的說法,坦白說,在我眼中根本就是胡鬧而已。



為了不招致誤會,請容許我囉嗦的強調一下,這份文字的主要目的,跟政治沒有直接的關連性。這篇文字的目的,是在探討「文化」與「文明」,還有相關延伸的產物,這才是我的目的。當然,這篇文字也不是用來批判或是談論剛剛提示給各位的那篇文章,那篇文章只是我用來鋪陳話題的元素爾爾。^_^



下一篇,我會給各位一些背景設定,以方便我們聊天的內容能夠順利鋪陳下去。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需要一部合格、合身、合用的新憲法;台灣不正名,世界各國也不會承認台灣的存在。
獨裁中國不等於自由台灣,請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要順利推動「公投制憲」和「台灣正名」,並訴求「以台灣之名加入聯合國」,因此我們將於 12 月 5 日 ( 日 ) 舉辦「制憲、正名、台灣國大遊行」,邀請所有台灣人民走出來,大聲喊出「咱的國家叫台灣」。



集合時間: 2004 年 12 月 5 日 下午 1 點

起程時間: 2004 年 12 月 5 日 下午 2 點

集合地點: 介石膜拜館臨杭州南路側門口 ( 請自行依台灣教授協會會旗集合 )

遊行路線: 由信義路 → 凱達格蘭大道總統府前廣場,至舞台前中央會師。



連絡:



* 電話/02-2362-8797;傳真/02-2362-8798;

email: taup@seed.net.tw


本文節錄自「海洋台灣」電子報。
文中所稱之「介石膜拜館」,個人是稱做為「蔣介石廟」。
該場所目前的正式名稱為「中正紀念堂」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這陣子,國內為了已經流產了的七日政變事件炒的沸沸揚揚,甚至有許多藍軍的代議士都用「軍人也是公民,所以透過公民參與總統大選投票的權利,有權選擇三軍統帥。」做為為失敗的策反叛變式政變辯護之藉口。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曹長青,一位因為鼓吹言論自由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放逐到美國的中國政治思想犯。(不知道這樣對曹先生而言,算是誇獎還是貶損?對我而言,我認為這是曹長青個人專享的榮譽勳章。)
,旅居美國十餘年,對於民主政治有著相當水準以上的見解,在中國人中,這算得上是個人極少數非常敬重的人。


本文件取自曹長青網站,特此聲明。



幾次去台灣,都因忙於參加會議和各種活動,而難得有時間參觀遊覽。上次去台灣,離開前終於有一天空檔,按朋友的建議去參觀了「國父紀念館」,即孫中山的紀念堂。



剛走到座落在台北市區的「國立國父紀念館」附近,就有一種該館氣勢很大的感覺,因為我曾參觀過台北的「二二八紀念館」,兩相比較,真是大相徑庭﹕二二八紀念館座落在台北一個小公園裡,只有一棟房子而已;而孫中山的紀念堂,則內有大廳、大會堂,幾層樓的多種展室,外有寬廣的庭院,西部廣場,還有「中山碑林」,其陣勢和規格,超過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毛澤東紀念堂。



不久前,因去華盛頓參加一個會議,順便又再次去參觀當地的林肯和傑佛遜兩座紀念堂。和台北的「孫中山紀念堂」比較,也令人感觸。美國人對解放了黑奴、統一了美國的林肯總統,對《獨立宣言》的作者傑佛遜等如此偉大的先賢和國家奠基者,也只是建造了只有一個大廳、只放一座雕像的簡單紀念堂而已,近年傑佛遜紀念堂增加了一層地下的圖文生平介紹。



進入「國父紀念館」裡面,更令人驚訝,那裡正舉行的幾個展覽,除了書法作品之外,幾乎都是中共的統戰宣傳,其中兩個是中共南京市政府等官方機構提供的「中華民國建築展」和「中山靈展」,實際上圖片都是關於蔣介石國民政府時期在南京的那些「總統府」、「外交部」、「財政部」等機構所在樓房而已。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千方百計地打壓台灣,即使連一瓶印有「中華民國」字樣的辣椒醬也不被允許進口到中國,但他們卻把宣揚「中華民國」的圖片送到台北來展出,其統戰台灣的意圖一目了然。不知是「國立國父紀念館」的負責人糊涂,還是有意借中共之手,給台灣人洗腦,讓他們繼續相信「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南京」,中華民國的領土仍囊括中國大陸和外蒙古,延續蔣介石時代灌輸的那個神話。



正在館裡參觀時,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好像又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循聲找去,原來正門大廳孫中山雕像旁,手持步槍的士兵正換崗,四個軍人用槍托狠狠地擊地,在整個展廳發出回響,震耳欲聾。換完崗後,兩個士兵站在孫中山的雕像兩側,紋絲不動,還有一個軍官去擺正他們的領帶、軍服,甚至測量士兵兩腳之間的距離,然後「調整」他倆達到「分毫不差」。這些動作簡直像肥皂劇中的情節讓人忍俊不禁。



我問那個軍官,這些站崗的是真軍人,還是館裡警衛人員?他回答說,他們是真的士兵,來自台灣空軍,總共有幾十人,每小時換一次崗,每天八班輪換。而培養到如此紋絲不動的「站功」,需培訓一年以上。



當時聽到他的介紹,相當感慨,台灣不是有人反對軍購,說花費太大嗎,那麼為什麼讓這麼多真正的士兵不去國防前線,卻去「保護」一座石頭(雕像)!在華盛頓,無論是林肯還是傑佛遜紀念堂,裡面沒有一兵一卒,因為人家美國人沒有愚蠢到用大活人去「守衛」石頭。當然台灣的士兵也還幸運,畢竟他們沒活在秦始皇的兵馬俑時代,現在他們只是每天「陪葬」一小時。



我曾向勇於為台灣發聲的民進党立委林重謨先生建議,應該在立法院提案,撤銷這種活人為石頭站崗的荒唐制度,不僅節省軍費開支,也解放那些可憐的士兵;如果連宋們的泛藍立委不通過,那就讓連戰、宋楚瑜他們倆到那裡站一天崗,體驗一下像蠟像般站立是什麼滋味。



在紀念館的裡面,還看到另外的荒唐﹕有一面牆掛著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實際就是闡述三民主義。且不說三民主義中,兩個內容(民族民生)都是強調大政府,而不是個人權利,對「軍政,訓政,憲政」都沒有清晰、明確的定義,因而為後來蔣介石獨裁提供了可能,而在牆下的玻璃櫥窗中,擺著同樣內容的兩幅手跡的結尾都標明,不僅這個大綱是個急就篇,而且一個是給「科兒玩索」(即給兒子孫科),一個是給「賢妻玩索」(給宋慶齡),是寫給妻兒們的「玩索之物」。



在美國,制定《獨立宣言》這樣的建國大綱時,是由美國最早13個州成立的國會指定包括傑佛遜、富蘭克林、亞當斯等精英的委員會來起草,由傑佛遜執筆寫出,再經過富蘭克林和亞當斯的修改,最後經國會討論通過,才正式成為美國的建國指導文件。而中國人真是悲哀,孫中山自己一個人想出來,寫給兒子、妻子「玩索」的東西,竟成為中國人建國的指導文件,還至今掛在台北的「紀念館」大廳。而孫中山當時建立的中華民國,下轄35省,還不包括台灣。可他在台灣又成了「國父」,天底下就有這樣滑稽的事情。



台灣正處於轉型期,什麼時候改換了「國父紀念館」的內容,才可能標志台灣人真的當家作主﹕確立自己真正的國父,認識自己真實的歷史,擁抱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



(原載台灣《壹號人物》月刊2004年11月號)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恆煒,曾任《中國時報》副總編輯、《人間副刊》主編、《當代》總編輯、《台灣日報》「探針」專欄、澄社
社員。與阮銘教授一樣,是個人非常尊敬的中國裔台灣人。




今年孫中山的誕辰紀念日引爆了「國父」的爭議,誰是國父以及台灣需不需要國父?放在當前「國家定位」以及「國家認同」的爭論脈絡中來看,並不特別令人訝異。真正盎然有趣的課題是,死於中華民國十四年的孫中山,為什麼隔了十五年之後的民國二十九年,「國民政府」才明令尊稱孫為「國父」?而且,沒有任何法律條文可以證成,唯一的〈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條例〉是遲至民國三十五年才制定的。



孫中山成為「國父」的過程,充滿了人為的斧鑿痕跡,可見孫中山之為國父,並不是「本來如此」。孫中山「蓋棺」後其實並沒有「論定」,比如梁啟超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無從判斷他的真價值」,魯迅在他死後一年毫不隱藏的力捧,毛澤東更在他誕辰的九十周年紀念日稱他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國民黨與共產黨皆「尊孫」,並沒有二致。



現在要問的是,為什麼孫中山在死後十五年才成為「國父」?背後其實涉及了蔣介石與汪精衛的權力鬥爭。民國二十七年長江流域出現兩個國民黨黨中央和兩個國民政府,都自稱「正統」,是為寧漢分裂;一個是由汪精衛主導的武漢政府,一個是蔣介石領導的南京政府。蔣介石處心積慮的要利用孫中山的威望做為自己的政治籌碼,他不斷提醒別人他和孫逸仙的私人關係以及政治淵源,不但親自前往北平西山孫文的暫厝地,臨柩涕泣,而且在南京城外選定一整座山陵,作為孫安眠之所,最後在南京親自主持奉厝,巧妙的是,他不讓他的政敵出席此一充滿高度政治意涵的大典。



一九二九年中山陵竣工,蔣派遣專車迎靈,將孫的遺體從原著西服改為中式長袍,同一年,孫成為「國父」。孫逸仙晚年倡導「聯俄容共」,甚而說國民黨若不能與共產黨合作,他本人寧願加入共產黨,而汪精衛則是孫晚年左右手,孫十分倚重,連遺囑也出於汪之手筆。相反的,蔣與孫漸行漸遠,反共反俄的路線也與之迥異。但蔣介石一連串的造作,以及制度性的儀式,刻意哄抬孫成為國父,然後自居為「中山信徒」的唯一傳人,從而排除政敵,成為孫中山「正統」繼承者。所以孫中山的「國父」之尊的背後,潛藏的是蔣介石的政治操作,遂而掩蓋了孫中山的思想、面貌與遺志。孫中山地下有知,會不會說:叫我「國父」太沉重?



(原載《台灣日報》,2004年11月17日)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一窩蜂的Blogger游牧族群,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遷徙動作,原因無他,只因為原來紮營的地方都已經不長草了。

小弟也是這批遊牧民族的成員,如今找到了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原,開始埋鍋造飯,準備在這兒定居嚕!



只是,舊地盤總還是有辛苦經營的點點滴滴,不是說割捨就割捨的,有客自遠方來,總不好叫人撲了個空吧?



只是,總是得兩頭跑,去那邊檢查有沒有人留了一兩句話在那而憑弔過去,這也總不是個辦法,所以,小弟想出來一個辦法,可以讓習慣到那邊去的老朋友,可以不至於跑了一趟冤枉路,又可以指條明路,把老朋友們帶過來,這樣便可以省去兩頭跑的麻煩。



想到有不少人也是在這波大遷徙中,被我拐騙過來的,在這邊總得跟各位說說我的做法,以便減輕各位的負擔。



好了,廢話不多說,開始幹活嚕!



首先,將原寄居地的文章,複製過來這邊貼上,給不給同樣的名字,就看您的決定嚕!處理好以後,回到首頁去看一下,找出這篇新增的文章,
並且在這篇新建立完成的文章後面找出「回應(0)」的位置,然後用滑鼠右鍵將連結內容複製起來。



接著,回到原寄居地去,然後將該篇文章的回應功能關閉,並且將下面這段語法寫進去:



<a href="(貼上您所複製的連結網址)">回應</a><br />




怎麼樣?不難吧?^_^



這樣便大工告成嚕!^_^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篇文字的誕生,跟小弟的另一個部落格豪豪看世界/>所發表的文字大家來投票!/>(這篇文字在本部落格亦有發布)有關。



這篇文字的後面,讀友James有提到關於媒體的一些討論,由於這個討論跟該文的文旨無關,繼續討論會有離題的狀況,所以移來這邊。一方面可以專題討論,二來也能各位交流互換意見。^_^



基本上,BLOG本來就是小眾媒體,一個部落格再怎麼樣的熱鬧,都很少會有單日拜訪人數超過一萬人的可能性。所以相對的,BLOG格主在發言的時候,自由度確實也稍微高於大眾傳媒(也可以說,這是自我鬆懈的藉口吧?呵呵!)。



大眾傳媒的選擇權實際上掌控在閱聽人手上,在個人的感覺上,這可是一點也不假的。



但是閱聽人想要掌握選擇權,先決條件是:閱聽人對於資訊的過慮能力,是否足夠。



因為,雖然理論上選擇權實際上掌控在閱聽人手上,但是發言權卻是掌握在媒體手中的。



媒體想表達什麼或是不想表達什麼,閱聽人在很多時候,是沒有辦法直接發現其意圖的--尤其是那些將閱聽新聞,當作打發時間休閒活動的人。



當然了,這個說法並不是在強調人們不能將閱聽新聞當作打發時間的休閒活動,而是一種現實狀態的描述。



一但使用漫不經心的態度閱聽新聞,往往不會費心去注意媒體所想表達的內容,是否原汁原味,或者添加了太多的主觀意識,將新聞的內容灌水或是遮掩掉重要但與媒體立場相左的資訊。



尤其一些習慣性在閱聽資訊時不動大腦的人,更是失去選擇權而不自知的一群人。



大眾傳媒的選擇權實際上掌控在閱聽人手上,這句話是成立的。



只是,人的因素,似乎更需要加以考慮~~~ ^_^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想到吧!Gmail的下一步,打算讓你可以自由免費地享受 POP3 Mail 唷!

根據一些人的說法,目前Gmail FreePOP3 Account已經上線進行測試了。



其實,自從使用Gmail之後,我早就很少開啟我的Outlook了。



之所以使用Gmail,主要圖的,就是它可以OnLine保存大量的信件,讓我信件可以帶著走。過去之所以會需要POP3收信,主要是因為線上免費信箱實在太過分的小,往往三天不收信,信箱就可以滿的讓信件掉滿地;如今1GB的空間自由使用,哪怕這些?



倒不討厭可以有Gmail 的 POP3 Account,只是,已經不曉得該怎麼利用就是了。:p



話說回來,這項功能還沒有正式上線。根據Gmail的說法,可能還得等上幾個星期吧?



有需要的人,就請耐心等待吧! laughing.gif

jr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